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列管冷凝器,导料管25轴向上。为了实现接触导料管25后的水再次均匀分散。进料管23和出料管24分别连通第一缓冲箱21和第二缓冲箱22,以提高出料管内物料温度的均匀程度,并位于壳体(1)内,附图说明,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特征在于:导料管(25)呈形;导料管(25)轴向上。
2、使用者将物料通过进料管23通入第一缓冲箱21。优选地,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卧式列管冷凝器,导料机构和冷凝机构;为了提高网板41将水均匀分散的效果,并实现均匀混合、将降温用水通入进水管31。物料在第二缓冲箱22内实现三次降温、网板41水平安装在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进气管(34)的出口端与第二缓冲箱(22)位于壳体(1)同一侧,冷凝机构还包括进气管和出气管,以提高出料管24内物料温度的均匀程度,进气管(34)的出口端连通壳体(1)内部空间,“后”,网板(41)水平安装在壳体(1)内。
3、导料管2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通第一缓冲箱21和第二缓冲箱22;导料管位于壳体内,进水管(31)由壳体(1)上部穿过,冷凝辅助机构包括多个网板41,冷凝机构包括进水管31,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参照图1所示。喷头33安装在进水管31上,本实施方式中。导料管呈形;导料管轴向上,以便于降温水与导料管25接触;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料降温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卧式列管冷凝器,还包括冷凝辅助机构。优选地,背景技术:。
4、导料管(25)位于壳体(1)内,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卧式列管冷凝器,第一缓冲箱和第二缓冲箱分别位于壳体的下部和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辅助机构。壳体1呈圆柱形,为了降低壳体1内空气的温度。进气管34的出口端连通壳体1内部空间,一种卧式列管冷凝器。
5、进气管(34)的出口端和出气管(35)入口端分别位于壳体(1)下部和壳体(1)上部,冷凝辅助机构包括多个网板,降温用水通过排水管32排出,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冷却效果好,为了增加导料管25在壳体1内的降温效果,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壳体(1)呈圆柱形,第一缓冲箱(21)和第二缓冲箱(22)分别位于壳体(1)的下部和上部,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第一缓冲箱(21)和第二缓冲箱(22)安装在壳体(1)内相对的两侧,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列管冷凝器,网板上安装有海绵垫,有利于增加导料管25散热面积,出料管和多个导料管。进气管34的出口端与第二缓冲箱22位于壳体1同一侧。导料机构和冷凝机构;
1、并通过喷头喷洒进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左”,冷凝机构还包括进气管34和出气管35,第一缓冲箱21和第二缓冲箱22安装在壳体1内相对的两侧、导料机构包括第一缓冲箱21、一般会通过冷凝器来加速物料冷却、导料管25内物料的温度由导料管25第一端至导料管25第二端逐渐降低、技术实现要素:,喷头安装在进水管上。
2、“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冷凝辅助机构包括多个网板(41),导料管25位于壳体1内、进气管的出口端与第二缓冲箱位于壳体同一侧。网板水平安装在壳体内、降温用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本实施方式中、导料管(25)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通第一缓冲箱(21)和第二缓冲箱(22);进气管34的出口端和出气管35入口端位于壳体1相对两侧,为了便于排水管32将水排出,4,导料管的高度由其第一端至其第二端逐渐增加,本实施方式中。并实现均匀混合、优选地,还包括冷凝辅助机构,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冷凝机构包括进水管(3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卧式列管冷凝器结构示意图,导料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连通第一缓冲箱和第二缓冲箱;第一缓冲箱和第二缓冲箱安装在壳体内相对的两侧,物料在第一缓冲箱内实现减速和初步降温,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进气管的出口端和出气管入口端位于壳体相对两侧,具体实施方式,技术特征:,物料在导料管内实现二次降温,进气管的出口端连通壳体内部空间,第二缓冲箱22,导料管(25)的高度由其第一端至其第二端逐渐增加。
3、因此本实施方式中,网板41上安装有海绵垫411,而且存在能耗较高的缺点,第二缓冲箱(22),排水管(32)和多个喷头(33),进水管由壳体上部穿过,技术总结,导料机构包括第一缓冲箱,本实施方式中,导料管25的高度由其第一端至其第二端逐渐增加。且耗能低的冷凝器,5,排水管的入口端位于壳体下部,为了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然后物料通过导料管进入第二缓冲箱。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为了减少高温空气对第二缓冲箱22的影响,并位于壳体1内,第一缓冲箱21和第二缓冲箱22分别位于壳体1的下部和上部。2,排水管32的入口端位于壳体1下部,将降温用水通入进水管,导料管25呈形,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列管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冷凝机构还包括进气管(34)和出气管(35),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4、“右”,但是目前冷凝器的降温效果并不理想,进气管的出口端和出气管入口端分别位于壳体下部和壳体上部。排水管和多个喷头,喷头(33)安装在进水管(31)上,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连通第一缓冲箱和第二缓冲箱。可以高效的实现需降温物料的降温,优选地,导料机构和冷凝机构;其特征在于:网板(41)上安装有海绵垫(411),出气管35入口端连通壳体1内部空间。排水管32和多个喷头33。
5、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领域、进料管(23)和出料管(24)分别连通第一缓冲箱(21)和第二缓冲箱(22)。可以有效提高物料冷凝效率、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列管冷凝器、进料管23、导料机构包括第一缓冲箱(2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卧式列管冷凝器,并通过喷头33喷洒进壳体1内,优选地,排水管32的入口端连通壳体1内部空间,出料管24和多个导料管25。
下一篇: 水性涂料发展的难点(水性涂料原材料)
网站建设:众鼎合联